有雨的日子,总是美好。无论在哪里。
这个北京的七月,有了南方一样的雨季。
看天气预报,阵雨要连续下上半个月。
熬过了几个闷热的日子,在七月的某个夜晚,大雨从天而降。
先是雷电交加,哗哗的大雨持续到半夜。
继而转为淅淅沥沥的小雨,直下到第二天午后,仍没有停歇的意思。
而后的每天夜里,睡前都会下一场阵雨,让人心生愉悦。
安静的夜,雨声相伴,翻几页书,写几行笔记,听雨入睡,皆是美好。
每一场睡前的雨,都像是对内心的一次冲洗。
洗掉那些多余的人和事,腾出空间迎接新的一天。
周而复始,不知尽头。
若是雨停了,可怎么好。
清晨,穿上薄的长袖衬衣,撑伞出门,依旧走路去公司。
阴沉天空,雨天里的散步,穿了球鞋,可以踩水。
风吹过脸颊是凉的,身体却是暖的。
雨不大不小,夹杂着青草混合泥土的气息。
头发潮潮的都是水气,鞋也湿了。
整个世界都被雨包裹着,心里觉得安静了许多。
路上买三明治和面包。
到公司,开窗,烧水,涮洗杯子。
站在窗前一边看雨,一边磨咖啡豆,冲咖啡。
不开灯,在光线昏暗的房间里,吃有生菜的三明治,喝热的黑咖啡。
喝完一杯,身体微微出汗。
走到窗前吹着潮湿的风,看着积云密布的天空,突然想起纳兰写给友人的词:
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。
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。
虽是几句毫无新意的词,但用在此时,抒情达意,再合适不过。
一旦初见时的美好不复存在,就到了要面对真实和现实的时候了。
也许“故人心”从未变过,变的只是我们自己而已。
正好书柜里有本《纳兰容若词传》,买了许久还未看。
这样的天气和心情,很适合读他。
7月,唯一没有遗憾的就是读书这件事。
没有浪费时间,除计划中的四本书以外,又多读了几本。
《重庆往事》《谁是谁的太阳》《爱吃沙拉的狮子》
《塔莎的世界》《蒋勋破解莎士比亚之美》《变形计》
眼下正在看《纳兰容若词传》和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。
下班后的傍晚,若没有雨,就约上朋友,去中意的小馆子。
就坐在路边。吃烧烤,啃鸡爪,剥毛豆,喝啤酒。
这才像是在过夏天,才不算是辜负了岁月和时光。
夏天的大排档,是我们在大理时,最想念的内容之一。
周五下班后有一项固定活动,采购周末的早午餐食材。
无添加剂的法棍或小面包。酸奶。
生菜。番茄。蓝莓。猕猴桃。鲜虾仁。
有时会买鸭翅和鸭脖,晚上看综艺节目时的零食。
食物充足,喜欢的综艺节目,
夜深雨落,读书睡觉,才算得上是完美的周末。
周末虫子出去打球,独自一人在家,做家务,看书。
半躺在沙发上,天色逐渐变暗,之后响起沙沙的温柔雨声。
合上书,起身趴在窗边看着雨发呆。
告诉自己,“明天又是新的一天。”
北京这个像雨季的七月,让人欢喜。